木夕僧之戏剧本杀-复盘推理-真相凶手-答案线索
- 最新剧本
- 3年前
- 1226
吾乃高僧大名,远方之国亦知吾名
剧本复盘:
复盘推理要点
锦囊1、木偶的寓意以及个数
从“连环杀人案”的死者死状,以及众人今日的死状可见,木夕僧所制作木偶的寓意是.....
剧本杀三寸弥音解析和介绍
剧本介绍:
某个蝉鸣聒噪的夏日,一行七人被莫名聚集在古老的木夕神社。
他们被邀请来参与一场莫名其妙的游戏。
而邀请他们前来此处的,正是那个身着玄色僧袍的和尚......
蝉鸣阵阵中,似有人在他们的耳边呢喃,声音深远悠——
“吾乃高僧大名,远方之国亦知吾名......
“今打磨一木偶,赠卿邀汝一戏。”
人物介绍:
1.不破秋波:28岁,长发主妇(女)
2.天照樱和:30岁,知名律师(女)
3.月读千鹤:30岁,娇小画师(女)
4.大冢敬公:40岁,医院院长(男)
5.明智春光:40岁,明星刑事(男)
6.般若弥生:20岁,自由职业(男)
7.安倍侦探:27岁,肥胖侦探(男)
优势/问题/特点-分点阐述
1、变格设定与凶案诡计相辅相成,推理突破难度较大。
我认为这个本的最大亮点在于:它依靠剧本赋予的特殊设定,同时利用某些诡计,真的就形成了几乎“天衣无缝”的完美凶案。
在整个推理环节之中,玩家会经历诸多凶案,类似于一个推演的过程,既是符合了【木夕僧之戏】这个【戏】的点,同时也让需要推理的时间线变得较长;而凶手玩家在这一过程中会施加某些诡计,结合变格设定之后,整个推理的难度就陡然上升了。然而,再完美的凶案也一定有疏漏的地方,能否寻找到突破点,还要看玩家自身的实力如何了~
2、诡计的立足点在于变格设定之上,能否接受这一点必定因人而异。
如前所言,该剧本的诡计之所以能顺利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依赖着变格设定的存在,且在我看来,这个诡计的构思是有违背“因果理论”的问题存在的,所以即便于我个人而言是可以包容和理解,但我相信也必定存在很大一部分玩家对于这个诡计的设定持有diss的态度。这也是我对这个本有所减分的原因:【以吃设定类型立足的硬核推理剧本,感觉就真的不是那么硬核了。】
3、剧本整体断层较为明显,前期故事与后期推理连接不紧密。
这个本的前后断层真的非常明显,也算是它较为显著的一大弊病了。整个剧本的前期故事几乎对于后面的推理起不到关键作用,顶多就是让各位角色的动机浮现出来罢了;到了推理环节之后,前面盘的人物故事就基本用不上了,呈现出【凶手与非凶手】的大一统场面,毫无人物特色可言。
(虽然前期故事中是有隐藏一些较为关键的细节,但也是不需要很费精力去盘的,所以在游戏之后我不禁问道:“我们前面盘那么久的故事是为了什么?”)
4、机制部分略有败笔,造成一定程度上的阵营失衡。
这个本的机制我个人认为不算太好。从我自身的视角而言,其机制只能起“推波助澜”之用,而不能起到平衡局势的作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