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剧本 > 正文

《死者在幻夜中醒来》剧本杀-故事真相-凶手答案

如果说幻梦是一个无法触及的梦。你和我都做过这样一个梦。
 
梦的主基调是蓝色的。由远及近依次是天空神秘的湛蓝,河流静谧的湖蓝,岸边眺望女人眼中忧郁的灰蓝。女人温柔地拨走了一支载着烛光的纸船。那只纸船轻轻地划开了一片月色。
 
烛火微弱的光在女人流溢的眸子里越来越暗,直至消失。
 
突然,一道流星划过天际。她虔诚的跪下,双手紧扣,嘴里不停的企盼。
 
“死者在幻夜中醒来”。
 
“我们曾无数次想要从河流溯回,只乞求到达那一个虚无缥缈的彼岸。”

剧本杀死者在幻夜中醒来解析和介绍

剧本介绍:
 
河流上,漂浮着许多载着烛光的纸船,在一片波浪中,摇曳成一片星星点点。这条看不到尽头的河流,将会流向彼岸。
 
人们相信,如果烛光与船只一起到达了河流的尽头,两个世界的人就可能在幻夜之中再次相见。
 
可是,扁舟一叶在浪花浮沉,许多纸船都随着波涛淹没在了河流之中。烛光熄灭,而折纸船的人,还等待着企盼之人的归来。
 
我们曾无数次想要从河流溯洄,只乞求到达那一个虚无缥缈的彼岸。
 
人物介绍:
 
青年女人
 
脸上带痣的中年女人
 
年轻男人
 
长发中年女子
 
中年男人
 
小男孩
 
戴着面具的人
 
剧本亮点:
 
·故事奇妙
 
造造对这种鬼气森森的本真的会有独特的偏爱,体验完整个故事之后,能够感觉到作者的用心铺陈的世界观和巧妙的诡计,作为《七月十三日》的番外,也算是交上了一份八十分以上的答卷。
 
·城限体验
 
这个本子细细思索下来,真的能够到城限的体验,逐字逐句的会让人毛骨悚然,不得不说,灰烬对于凶案的把控和故事融合还是做得有自己的一套风格了已经,非常商业,让玩家接受度也非常高。
 
·叙诡难得
 
在一个全员硬写手法的时代,能够用非常多的叙诡达到新体验的作者真的很少了,罗莱特自己强烈的个人风格从这里就凸显出来,也许只是芝麻大的事情,却因为不认真而错判,会因为作者的巧思而被牵着鼻子走,最后复盘时获得恍然大悟的体验。
 
·这很灰烬
 
最后还是不得不说一下,如果你打过《雾鸦馆》,打过《漓川怪谈簿》,那么这个本你也一定不能错过,难度更高,脑洞适中,非常适合推土机玩家上车,体验会爆棚,造造在线直呼yyds
 
剧本测评:
 
还原和故事部分:推理部分虽说不是很难,但还原部分可以说要还原出真相是有很高的难度。
 
我至今认为,在(某个)类型的诡计上,这个系列作品真正地做到了极致。哪怕是我很小心翼翼地去避开每一个可能会存在陷阱的角落,还是会随着故事的发展而不自觉地踩落进去。
 
换言之,可以说其充斥的细节无处不在,并且巧妙且以一种让人没有发觉的方式分布在了每个你可能会忽视的地方。
 
这种发现会在恍然大悟以后会让每一个细节控都爱不释手。
 
游戏性和其他部分:之所以有微恐标签。微恐是和阴阳师的题材非常贴切的。
 
而且在我眼中这部作品本身就是完整并且有很高呈现上限的。至于怎么呈现,在我脑海里已经构建了很多组不同的画面了(坏笑)。
 
还有本作是分六人版和七人版两个版本,严格意义上来说,六人版因为舞台更大所以还原难度更难。
 
当然推荐《七月十三日》的同车队来挑战。
 
但是不急,罗老师在游戏设置上给予了相应的方式来辅佐和验证还原,很大程度上改良了游戏体验(主要还是因为菜)对自己有绝对自信的可以选择不要这个机制。
 
最后的最后我只想说,在折扇一打开的瞬间,本山背秋彦又回来了。
 
测评人:金木
 
《死者》的节奏很好,前3小时属于进阶推理,先盘案件,再还原故事,非常轻松。
 
整个推理节奏也是渐入佳境式,不会出现前面盘累了后面没劲了这种情况,核心诡计令人惊艳,整个游戏时长5.5-6h,游戏体验拉满。
 
角色方面,不用担心拿到凶手,凶手的体验和《713》凶手体验一样好。而且这个本我感觉不是很吃dm,因为流程很清晰,我们也没怎么扶车。
 
如果店家想做沉浸,也可以做恐怖氛围。总的来说喜欢《713》的玩家一定一定要玩《死者在幻夜中醒来》,它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测评人:SuiSei

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