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剧本 > 正文

《国士》剧本杀-故事真相-凶手答案-解析复盘

剧本杀国士解析和介绍

剧本介绍:
 
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并起,诸侯纷争不断。邦无定交,士无定主。七国之间,或合纵,或连横。明争暗斗,兵革不休。
 
一年前,秦相张仪以商於六百里地诈欺楚王。齐楚绝交后,张仪改口六里封地。楚王大怒,秣马厉兵向秦国开展。两国决战之地便在秦楚边境要塞——丹阳。丹阳城本事楚国旧都,此刻的郡守是楚国兵家名将昭阳。为保全城百姓,他昭告天下:谁能破丹阳之困,便平分郡守之位。
 
这天,城中暗流涌动,诸子百家的传人们齐聚大殿纸上。他们之中,到底谁能力挽狂澜,顺而登上历史舞台。又有谁能脱颖而出,成就这千古——国士无双。
 
人物介绍:
 
白露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吕明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孟霏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昭雪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游哉,辗转反侧
 
公孙胜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
 
耿耿不昧,如有隐忧
 
林羽
 
衡门之下,可以栖迟
 
泌之洋洋,可以乐饥
 
萧望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
 
颜威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剧本测评:
 
正面
 
1.故事最大的优点在于历史沉浸感。个人看法,“沉浸”二字,想要做好其实很难,玩家想法千奇百怪,怎么将玩家的看法统一在同一频道显得格外重要,拙见,方式无非两种,极大或者极小。极大指的是将背景的磅礴和历史的厚重一并展现给你,你会感觉到自己剧本中的人物如沧海之一粟,小人物在大时代下的悲欢离合就显得那么苍白和无力,也许你不平也许你不忿,但所有的挣扎和苦闷都只能化为最后的一声“唉”,正所谓,看不尽人间自古多别离,天下事千言万语一叹息,这种巨大的反差,会把你拉到那个时代,和你的人物一起,或喜或悲或恐或怒。再就是极小,这个指的是将剧本中人物的细节或者下意识动作事无巨细地描写出来,你会在这种频繁的心理描写和无意识细节中,慢慢将自己带入到剧情当中,比如《就像水消失在水中》这个本,体量不大,凶案多余,但是每一个字都写在了你的心里,这样你会不知不觉的将自己带入到剧本当中,并不是为他的遭遇有了心里感触,而是感同身受。在我看来,《国士》剧情描写很好的运用了这两种手法,大开大合,故事的立体性一下子就丰富了起来,历史沉浸感在你不知不觉的读本当中,就渗透到了你的心里。
 
2.背景有趣。诸子百家的背景一直是我很喜欢的,其实很早我就想过为什么没人用“墨家”“儒家”“法家”“兵家”等等做一个阵营本,现在看到了成品,我在游玩过程中,可以说是兴趣盎然的寻找别人故事中的彩蛋,不过这个优点属于是因人而异,对历史不感兴趣或者不了解的人,可能觉得索然无味,换个角度来说这也算是一个缺点,作者没有把这个当成一个重点来描写,仅仅是停留在彩蛋和表面的程度。
 
反面
 
1.人物刻画不成熟。虽然背景有趣,历史沉浸感拉满,这并不影响剧本中有些人物塑造的不够立体,当然避免剧透我就不说名字了。其实我们常说一个剧本中的某个角色立体或者丰满,背后我们想表达的无非是这个角色是鲜活的,那怎么体现一个角色的生动呢,在我看来很多时候是“行为动机”四字,就是说面对一件事情,一个角色选择用什么方式进行处理,很大程度上可以从侧面反映这个人物的性格,比如一个睚眦必报的人对于小人的算计可能会处心积虑报复,而君子则会义正严词的指出并抗争,我们只有能顺着作者的文字捋清楚了某个人物的行为逻辑,我们才能做出判断,这个人物是怎么样的一个人,而作者的问题就在这里,一些人物的一些行为没有逻辑支点可言,很多剧情转折也可以说是生硬,这就让整个故事看上去不那么流畅和平滑,这是值得批驳的一点。
 
2.阵营机制不够出彩。这个阵营机制对于我来说属于是有意思的程度,在寻找盟友和战胜对手的过程中,我更多的兴奋点在于剧情上而不在于机制本身,其实这点也不能说是不好,只是可能对于单纯冲着机制来玩的玩家不算十分友好,首先你可能得先捋清楚了各个人物关系和阵营分别,再找到历史脉络,想清楚历史事件转折点背后的利益交锋,才能从这个机制中获得足够的乐趣,所以这点我个人感觉作者可以将阵营再细化一点,将机制再简化一点,这样可以让单纯喜欢机制打斗的玩家也能享受到这个本应有的乐趣。
 
其他
 
对DM节奏把握能力要求较高。这个本整体的游戏架构类似于同发行的《粉灯》,属于是私聊多于公聊的类型,当然这对于阵营本来说实属正常,但是如果玩家之间破冰环节没有做好,或者是DM功底不够也很容易导致冷场,影响一部分玩家的游戏体验,所以建议大家找经常一起玩的朋友,去相熟的店家找自己喜欢的DM去带这个本,我是在半格玩的,DM是想想,同车玩家都是老朋友,所以在这方面没有什么问题,但是鉴于这个本的深度和机制,我觉得还是有必要说一句。

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